物业消防安全知识要点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发布于:2022-04-08
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一二类三四类。
3、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一二级最大防火分区的长度250米。最大容许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5、排烟系统
2)内走廊逾越20米。并设有天然采光、天然通风设备。应设机械排烟设备。
4)通风和空调系统应设置排烟系统应设机械排烟设备。
二、建筑的防火分区、防火距离及涣散出口
7、地下、半地下建筑内的防火分区间应选用防火墙分隔,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
9、民用建筑的防火距离: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距离,6-9米。
11、九层及九层以下,建筑面积不逾越500㎡的塔式住所,可设一个楼梯
13、建筑中的安全出口或涣散出口应涣散安置。建筑中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涣散出口最近边际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
15、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层数不逾越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逾越15m处。
17、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的隔墙,应设防火墙。锅炉房、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靠外墙的部位,并应在外墙上开门。首层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0m的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50m的窗。
三、室外消防栓系统
19、建筑物内的管道井、电缆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不燃烧体封隔,其井壁应选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选用丙级防火门。
21、涣散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其他建筑的室外,其倾斜角可不大于600,净宽可不小于80cm。,且每级离扶手25cm处的踏步深度逾越22cm时可不受此限。
23、室外消火栓水枪的充沛水柱仍不小于10m;(从地上算起)。
25、20。按建筑面积核算。
26、环状管道运用阀门分红若干独立段,每段内消火栓的数量不宜逾越5个。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0mm
28、消火栓距路旁边不应逾越2m,距房子外墙不宜小于5m;。
30、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10~15
31、高层建筑的消防栓充沛水柱不小于10米-13米
33、消防水池应满足自动喷水救活连续时间按1h核算。
35、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应设取水口,其取水口与建筑物(水泵房在外)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四、室内消防栓系统
37、室内消火栓逾越10个且室内消防用水量大于15L/s时,室内消防给水管道至少应有两条进水管与室外环状管网联接,并应将室内管道连成环状或将进水管与室外管道连成环状。当环状管网的一条进水管发生事端时,其他的进水管应仍能供应悉数用水量
39、室内消防给水管道运用阀门分红若干独立段,
41、室内消火栓栓口处的静水压力应不逾越80m水柱,如逾越80m水柱时,应选用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逾越50m水柱时,应有减压设备
43、同层消防栓距离不逾越30米。栓口距地上1.1米。栓口为DN65。水龙带不小于25米,水龙口20毫米。
45、面积大于500㎡的地下商铺应设自动喷水救活系统
47、报警阀设备距地上1.2米。
49、消防支管的管径不小于25。每个消防支管最多能代8个喷淋头
50、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应少于两条。高层建筑设有防超压方法
52、固定消防水泵应设有备用泵,其作业能力不应小于一台首要泵。
54、多层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各层的每个防火分区,当其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均系独立设置时,则被保护防火分区内的送、回风水平风管与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防火阀。
56、火灾照明应在下列设置关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
58、涣散用的事端照明,其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
59、散指示标志宜放在太平门的顶部或涣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上高度1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上的指示标志距离不宜大于20m。
60、报警区域按防火区域区别,一个报警区域可以有几个防火分区组成。
62、建筑面积大于500㎡的地下商铺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设备。
64、消控室应设置下列功用:承受火灾报警,发出火灾的声、光信号,事端广播和安全涣散指令等:控制消防水泵,固定救活设备,通风空调系统,电动的防火门、阀门、防火卷帘、防烟排烟设备。闪现电源、消防电梯运行情况等
66、报警线预留100-200毫米长度,绑扎成束、+红—兰线
68、线槽每隔1.5米设吊架及支架,吊拉杆不小于6MM。
70、消控室门向涣散方向开门,容许有送回风管但应加防火阀。制止无关电气线路穿越,控制台周围留1米通道和检修通道,
72、消防控制情况的进程:当火灾报警时;火灾报警系统报警;自动救活系统启动;室内消防栓系统启动(消防水泵启动);电源进行切换(非消防电源停电,应急消防电源启动),并接通报警设备和应急照明设备和涣散指示照明。电梯迫降在首层;,加压送风机启动(风口敞开),阻隔系统启动(防火卷帘下降);防火门关闭
74、一二类建筑(高度逾越50米)、建筑高度逾越32米的建筑物应设置防烟分区。
76、高层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分为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和自动排烟系统(可敞开外窗);自动排烟系统(可敞开外窗)分为:机械排烟系统和可敞开外窗的天然排烟系统。
78、防烟楼梯间。合用消防前室规划风量18000-20000。28000-30000M3、H。层数逾越32层的分段核算
79、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置在前室、楼梯间、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当楼梯间和消防前室加压送风系统有必要合用时应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设备;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全压除核算最不力点的的压头丢失,其他压应契合下列规矩:
81、前室、楼梯间、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逃亡间为25PA
83、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的风速规矩1)
送风口的风速不大于7米、秒。排烟口的风速不大于10米、秒
85、逾越32层的建筑楼梯间的送风量和排风量应分段核算
87、逃亡层的加压送风量按净面积核算不小于30立方米、秒,逃亡层应设有消防电梯出口、应急照明、广播、消防电话、消防栓、并设有独立的防烟设备,防烟楼梯进行切开
(二)机械排风(防烟)系统
1)建筑高度逾越32米,
3)面积逾越100平方米
89、防烟系统的设备方位:
2)担负一个防烟分区净空高度大于6米的房间,每平方米不小于120立方米
4)防烟口设置水平距离不逾越30米,防烟阀关闭温度280℃
6)机械防排烟系统可以与通风空调系统合用但有必要选用可靠的防火方法
首要运用于火灾时的排烟和正压送风的救生保障系统,一般可分为1h、2h、4h等的不同要求等级
1)通风系统应设置,横向按防火分区设置,竖向每五层设置(不逾越5层),
0C(穿越防火分区墙、楼板变形缝等)
十、其他
92、建筑变形缝等应加防火保护层
94、发电机房储油不能逾越8小时用量,
96、消防车道宽度不小于4米,与建筑物距离不小于5米,高度不逾越4米
98、一、二级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容许距离150米,面积2500平方米。电缆井、管道井、排风井、防烟井应每层进行分隔
99、一类建筑:1000平方米;二类建筑:1500平方米;地下室:500平方米
101、高层建筑有自动扶梯、上基层连通、上下开口通道楼梯等,防火分区应按上下连通作分防火分区,面积叠加核算
103、首层消防通道走廊宽1100-1200毫米;门900-1300毫米,门往外开。门外1.4米内不应有踏步
105、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的建筑,面积不逾越650平方米,住户不逾越八户,应设有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
107、消防电梯应设置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消防电梯前室不小于6平方米。
十二、消防给水及消防救活设备
110、消防泵房耐火等级为2级。消防水箱楼板厚15毫米,隔墙耐火2小时,甲级防火门。
112、设备线管时,当管长逾越45米时应设有接线盒。
114、消防水泵结合器的组成:接口、本体、联接器、止回阀、安全阀、防空阀、控制阀次第设备,设备高度1.1米。
116、管道设备与楼板粱、拄、的距离,按管道的管径为递加40-200毫米
118、管道支架、吊架与喷头的设备距离不宜小于300毫米,与末端喷头的距离不得小于750毫米。
121、消防水泵出口应设备止回阀、压力表。
123、报警阀组设备距离距地上1.2米,水力警铃与报警阀的联接应选用镀新钢管长度不逾越6米。
125、侧喷笔直两米,两边1米内制止有障碍物。侧喷的最远距离7米。